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锦江绣春图 > 第十四章 回见李易石

第十四章 回见李易石 (第2/2页)

但顾若白也有个遗憾,自己早年膝下一直无子,如今年近半百菩萨倒送了个儿子给他,如今只有十岁,传宗接代倒是不必担忧了。可每个隐世高手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就是自己一身好本领找不到传人。如此好的手段绝了,岂不可惜!镖局缺新人,他也缺个好徒弟,李易石来了。

我们已经说过顾若白对这个小伙子很有好感,他一直有意观察他。身板、身手、头脑、品性,个个都入的了眼。他留了李易石在家里,无视他的不解,好吃好喝的陪了他好几天。在一次晚饭后,李易石支支吾吾的旁敲侧击的问他缘由,他嘿嘿一笑说出了他的意思。李易石愣了一下,随后下跪磕头,就这么拜了师傅。

很快陷入了农闲,在深秋的好时候,顾若白开始将自己的本领交给了李易石。李易石是有些武学底子的,我们都知道,可就算是如此他飞速的进步还是令人惊奇。

顾若白武家出身,十八班兵器样样精通。但顾若白知道,实则兵器不过两种—长兵器或短兵器,一通百通,其余不过都是变形罢了。他将两种兵器的用法都交给了李易石,看他的取舍,但很奇怪的是李易石都没有选择,他选择了选择之外的兵器—弓箭。

两百步以内,都是弓箭的天下。可单发性近距离的劣势使人很少将弓箭作为主要的武器来使用。但李易石就是看上了弓箭,李易石在他师傅的武器库里举起那张牛角弓的时候,他就认定了要成为一个最好的箭士,愿意为之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

顾若白选择支持自己的徒弟,他当然练习过弓箭,甚至家中还留有关于弓箭的秘籍。他原本不甚感兴趣,从他父亲那里接了过来一直留在一个樟木箱里,如今为了李易石重新拿了出来,两个人常常坐在一起,探讨关于箭的学问。

两个人从梧桐干枝开始练,转过新年,万物复苏,镖局又一次出门。李易石也跟着去了,护镖的路途很艰辛,但他还是坚持练习箭术,顾若白在旁也去指点他。只是他的本事一直没有发挥的空间,我们在之前就已经说过了,镖局的路线是走了多少年的,沿途的商家店铺、山头土匪他们都熟悉的如同熟悉自己的手掌一样,偶尔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贼来行窃(明抢必然是没那实力),早就被老师傅们擒下,他连从箭囊抽箭的机会都没有。李易石不得不去学拳脚,这个倒是大把时间,因为没有弓箭那种场地和时间的限制,队伍里的镖师们知道他嫩的很,有些抱着善意,有些是想看热闹,有些只是想捉弄他,但都去教他学拳。半年下来,他的拳脚在漫长的路途中变得越来越硬

李易石一直期待着再次回家,秋后农闲时他和师傅就都有时间来继续训练了。苦苦支撑了半年后,十一月初,镖局终于押完镖回到了村子。

镖行的消息一直很灵通,跑北边的朋友带来了关外的消息。说蒙古人已经打了过来,九月份突破山海关,十月份接连拿下平州、青州,血洗全城。太原太守闻风逃窜,地方将领瘳邵浚临阵挂帅,调动五千守兵死守城池,护卫百姓撤离。

这群忠贞烈士坚守九天后全部牺牲,太原失守。而地方总督也在这段时间调动了军队三万前往冀州再度布防。这次拦住了蒙古的大部队,但防线存在很大缺漏,有不少队伍穿了过去危害地方。

朋友走后,顾若白跟李易石感叹如今这帮蒙古蛮子越来越嚣张,如今都打到冀州来了,自他有识以来还没听说过这号事。

李易石在旁赔笑,说他们打他们的。犯乱的日子,战火到处都是,别人咱是管不着了。咱们在皇墙根地下,烧不着咱们就行了。说罢嘿嘿一笑。

顾若白没有说话。

也有好消息穿来,冀州的蒙古人眼见不能再继续南下,援军渐至,已经有撤寨退兵的意思了。几日来,各地也纷纷勤王,千军万马将黄土官路都踏坏了。如此的气势让很多百姓都不由的心安。

镖行的人有很多去看了热闹,回来叽叽喳喳的吹嘘,说一个个天兵天将,骑着高头大马,铁盔铁甲闪闪反光。跟着师傅练拳的李易石听了也是笑,顾若白见了这几日的阵仗心里也高兴,以为前几日自己的担忧可以消除了。其实自从在他朋友那听来了消息,顾若白心里一直发慌,说不清道不明。如今他以为终于可以放心了,劝慰自己,但其实心里的石头还是没有落下。

永和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一个可以载入明国历史的屈辱的日子。一小队蒙古骑兵,不过两百人,各种穿插,视千军万马为儿戏,竟然一路跑到了西京郊外!

更可笑的是,这群蒙古人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到了什么地方,他们只是一路烧杀劫掠,朝着更加富饶繁华的地方前进,竟然到了西京。而他们途径的第一个村子就是吴家村。

李易石那天经过一天辛苦的训练早已疲惫不堪,夜里睡的正熟。吵醒他的是外面的叫声,他睁眼看去已是一片火光。

那群蒙古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放火吸引人们出来。李易石也以为外面着火,赶紧翻身起来救火。但出门的那一刻他就觉出不对劲了,是尖叫!顾家的房子就在村口,李易石看到身穿毡衣的外人手持弯刀在前来救火的人群内砍杀。人们四散逃乱,那群蒙古人铺散开来,一步步推进村子。

李易石原地愣了一下,随后转身逃跑。

那晚是李易石不愿想起的过去,他始终是让赶着走的,一切都超出他的控制,且发生了如此多的悲剧。

李易石赶进了他师父的园子,敲开了师父的门,师父家早已经一个人都没有了。李易石一时不知所措,目光转向了里屋,平常师父的兵器都放在里屋。此时的李易石已经顾不得礼节了,跨进了屋内,发现挂有兵器的北墙上,他平时用的长剑和师父的长刀都已经不见了。他拿起了他平时用的那张鹿角弓,随后跑出了门。

他在整个村子里乱跑了一圈,神奇的避开了蒙古人,也避开了他的师父。他抓住一个逃窜的熟人,问他师父在哪?那人挣扎了半天跑不掉,扇了李易石好几个耳光他也不松口,只能安下神来告诉了李易石在西边。

李易石赶了过去,看到在一条巷道里,他的师父领着镖师们正在和那群蒙古人苦战。李易石定身拉弓,松弦射死一个蒙古兵。他赶到他师父身边,抄起身边的木棍给他师父助阵。

顾若白看到他徒弟来了,三两下把面前的那个蒙古兵打倒在地,扭过头问李易石,“你去哪了?找不到你,你别在这,回去找你师娘,带着人赶紧走,去京城找人,这贼人太多,我挡着!”

李易石没回答第一个问题,“师娘在哪?我听到这里有动静来的。我不走!”

随后李易石横棍挡下了迎面砍来的一刀,顾若白抬腿踹倒了那个留着八字胡的蒙古兵,随后李易石一棍砸了下去。

“赶紧去,别在这捣乱。你拳脚上差劲,在这我护不了你。你去找你师娘,她和安安都身边都没人。”随后反手一刀砍翻了一个。

李易石还是犹豫。师父对他怒吼一声,他才回过神来狂跑。他在村边找到了他的师娘和安安,她师娘问师父怎么样。他如实回答了,但心里发虚,他才发现自己其实是舍了师父。但师娘没有追究,她和她丈夫一样,都是为别人着想的人。

其实李易石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走后没有一柱香的时间,那群蒙古人也知道了村西头有一群难搞的。他们集合起来,百数人集合起来在巷道里围攻这群镖师们。

整个村子老少清算共有镖师二十六人,护送村子里其他人撤退三人,报信一人,其余二十二人全部与贼人力战至死。

顾若白是最后一个倒下的,寡不敌众。一身青袍已经被鲜血染红,长刀断刃,跪地不倒。临死前,这个男人眼前全是自己的儿子。

李易石并不知道那个报信的镖师并没有召集到人,没有人会听一个跑来的乡下村夫的话。那个老实的镖师都快急出眼泪来了,可人们还是无动于衷,甚至威胁他快滚。

师娘一直不肯走,她要李易石带着孩子先走,她要等她的丈夫。李易石怎么可能再舍下师娘,他们冒着被蒙古兵发现的危险藏在村头。

整个村子的人一直期望着援兵的到来,但…

直到劫掠进入尾声,到了放火烧屋的地步了,才只有违命的司钥衡赶来。李易石看到他们把村子里的贼人赶走,多少燃起一些希望,他默不作声,师娘让他去救人,自己会照料自己和安安。

李易石应着,低头冲进火海。

黑夜下,在火场旁的李易石和司钥衡的脸被火光照的通红,他们在火焰中对视。

这是他们的第二次相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