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天魔大化 > 第66章 大扩军和大迁徙

第66章 大扩军和大迁徙 (第2/2页)

伴随着三百万囤田兵一起迁徙的还有一家老小,加起来差不多八百万人,而且妇孺老幼体质较差,不仅行军速度慢而且容易生病感冒,所以这个工作不好做。

好在秦国不是个传统的农业国,这也不是那唯物的世界,所以李青在洛阳城和长安城、重庆城、南郑城四地建立起了传送法阵,只需要把人带到洛阳然后分批传送就可以了。

不过哪怕是这样也不轻松,毕竟中原自古以来乡土情重,人离乡贱的观念深入人心,如果不是这场大洪水中秦军扮演了救世主而且并未有兵匪的迹象,估计是不太可能劝的动众人背井离乡的。不过在秦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许多受灾严重区域的乡民义无反顾的相信了秦军,带上为数不多的家当(基本都是几身打了补丁的旧衣服,

前面的没收物资统一管理穷人只用上交能吃的东西,富人才是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都要没收大部分)随着秦军去往洛阳。

基本接受迁徙的都是受灾比较严重的百姓,或者本身就一穷二白没有资产牵挂的百姓,但凡保留的家底足够他们生存到明年的百姓都不愿意走。

不过留下来的人也不轻松,哪怕没有加入囤田军也要协助囤田兵挖渠修水沟,除此之外还要重新翻土、耕种分配给他们的土地。

随着秦国的不断发展各种制度也不断完善,目前的土地分配制度是不会无偿分配土地给农民的,只有囤田兵和正兵这些军人才能获得土地分配,不过严格来说也不能算无偿获得,毕竟是要用贡献或者军功来换的,其他人只能用钱来购买土地,自耕农可以分期付款,最长分二十年,可以用收成直接偿付,不用把收成换算再付款。

虽然说这样农民不能再直接获得土地分配,但这种有付出有贡献才有收获的制度反而更容易让未被解放的农民接受,否则他们怎么都不肯相信秦军的许诺,以为是在秦军画大饼,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种好事怎么可能真有?

新制度反而让农民更容易接受,毕竟这是比较“公平”的交易,农民不是无偿的获得,没有占便宜,能迅速挺直腰杆接受秦国的各种制度和变化,迅速融入秦国。

这种民众的认同感反而要比额外增加的财政收入要重要的多。毕竟随着金银矿开发,铸币税收上来的财政收入远比农业税多的多了,就连工商税都随着各种国营企业在各个领域的生根发芽,也逐渐赶上并超过农业税在财政收入上的占比。

于是秦国的农业税逐渐从普遍的两成降到了一成,田租也从三成降到了一成半,这都是为了鼓励农民耕种、开荒,毕竟随着秦国的不断扩张,军队的不断扩编,粮食的重要性和缺口越来越大。

好在秦国朝廷和农民有协定,粮食优先卖个朝廷,所以不仅仅是缴税和交田租的粮食到秦军手里,百姓除了自己的口粮和来年的种子外都卖给了秦军补贴家用或者是提前还土地贷款,减少田供年限。

所以现在秦国基本七层的收成都可以直接收到朝廷手上,如此才有底气扩张和救济河南甚至继续接收其他地方的难民,不过手里的粮食终究有限,不能支撑秦军无限行动,所以目前只能放弃山西和暂缓蜀中攻势,先稳定河南府局势再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